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山鹰国际)是以绿色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及特种纸制造、包装产品定制、产业互联网等为一体的国际化企业,主导产品为“山鹰牌”各类包装原纸、特种纸及纸板、纸箱等纸制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家电、电子等消费品及工业品行业。山鹰国际凭借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实现造纸、包装及回收纤维三项业务协同发展,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产业互联网。
山鹰国际通过自建及并购不断完善国内区域布局。截至2023H1,山鹰国际在马鞍山、嘉兴、漳州、荆州、肇庆建有五大造纸基地,落地产能约750万吨,位列中国第二;包装板块企业布局于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年产量超过21亿平方米,位居中国第二。
山鹰国际通过回收纤维资源获取、优势市场及高端纸种的部署推动国际战略布局。持续在美国、英国、荷兰等回收纤维主要来源地开展贸易业务,在东南亚及欧洲布局再生浆,保证上游原材料的优质供应。参股公司北欧纸业拥有高端特种浆纸产能合计50万吨,凤凰纸业多品类文化浆纸年产能达36万短吨。
业绩逐步修复,盈利水平改善明显
山鹰国际收入持续增长,近两年受行业基本面波动业绩下滑。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40.1亿元,同比增长3.0%;2022年归母净利-22.6亿元,同比减少248.9%。2023Q1-3实现营业收入213.1亿元,同比减少16.3%;23Q1-3归母净利-1.2亿元,同比减少312.0%。23Q3下游需求持续向好,山鹰国际提价得到落地,原纸销量稳健增长。Q3实现营业收入75.64亿元,环比增加2.3%;归母净利1.6亿元,环比大幅改善。分行业看,山鹰国际上游贸易和下游包装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3H1山鹰国际贸易业务收入11.3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4%;包装业务收入34.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5.5%。
供需平衡压力缓解,行业加速出清
成本端:原料成本端改善,支撑纸企利润修复。由于禁废令带来供应缺口,推动近年国废价格走高。2023年受成品纸价格下滑压力影响,下游各大纸厂积极下调废黄板纸的采购价格,根据卓创统计,23H1 A级废黄板纸市场均价为1625元/吨,较22H2下跌20.3%,同比下跌30.1%。进口木浆方面,由于海外浆厂新产能投产导致供应增加,叠加纸厂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全球纸浆库存增高,2023H1木浆出现大幅降价。据卓创统计,中国进口针叶浆、阔叶浆23H1市场均价同比减少8.7%/ 15.9%。
需求端:终端需求逐步复苏,行业景气度上升。2023年造纸行业整体处于恢复阶段,23Q2纸价基本企稳,八月下旬呈现增长态势,造纸企业出货量得到较大提升,终端需求正逐步复苏。
供给端:新增产能持续投产,行业集中度稳步上升。2022年箱板纸生产量2810万吨,同比增加0.2%;瓦楞纸生产量2770万吨,同比增加3.2%。23H1行业供应端新增产能持续投产,箱板纸和瓦楞纸产量均同比增长。受不断上升的能源成本与环保支出影响,部分中小纸企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2022年箱板纸CR4达到52%,瓦楞纸CR4集中度达到21%,未来五年有望持续提升。海外进口纸带来量价冲击,23H1箱板瓦楞纸进口量大幅提升。
造纸业务持续发力,产能布局多点开花
产能布局持续完善,产能拓展海内外双轨并行。截止23H1,山鹰国际国内造纸产能战略布局于华东、华南和华中及东北地区,辐射19省1市,约占国内市场总量78%的区域;海外越南中健二级厂于2022年顺利投产,紧跟3C、光伏等大客户出海拓展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包装板块的横向服务能力。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数智化平台搭建卓有成效。山鹰国际拥有回收纤维原料采购、包装原纸生产、纸板、纸箱生产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产业上端涵盖国内外回收纤维采购网络,产业下端在全国各地布局包装厂。数字化转型方面,云融网络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产业互联网,实现对回收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云链技术打造智慧供应链物流平台,实现供应链管理全面提升。
编辑:苏晶 校对:赵小铭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