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造纸技术前沿 引领高端造纸装备发展——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中期推进会在郑州运达召开

发布日期:2024-07-25 11:14 来源:图|文

  南京2024年7月25日/纸视界/--2024年7月20日,由广西大学承担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造纸行业绿色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自主化发展路径研究”中期推进会在郑州运达顺利召开。

造纸(1).jpg

  重磅嘉宾云集

  彰显各界关注和重视

  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曹春昱,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覃程荣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许凤教授,天津科技大学侯庆喜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陈礼辉教授,东北林业大学钱学仁教授,新郑市委书记马宏伟,河南省工信厅节能处处长李凯钊,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晋,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联络员蔡昌金,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超峰,轻工业杭州机电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杨旭,以及来自制浆造纸领域的科研院所、造纸及装备企业的专家、学者等50余人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朱红祥教授主持,项目汇报和讨论环节由孙宝国院士主持。

造纸2(1).jpg

  孙宝国

  新郑市副市长王淑慧在致辞中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新郑市是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3家。郑州运达是其中的代表企业,深耕造纸装备40多年,为加快造纸产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造纸3(1).jpg

  王淑慧

  中期进展汇报

  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南京林业大学轻工学院制浆造纸工程系副教授程金兰、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覃程荣教授、轻工业杭州机电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杨旭分别就“造纸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关键技术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造纸行业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路径研究”“我国造纸装备自主化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进行了项目子课题中期进展汇报。

  程金兰副教授在汇报中表示,近年来国产制浆造纸装备技术显著进步,多个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并赢得海外认可。造纸工业4.0加速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绿色高效生产。但与国际巨头比,国产装备在规模、技术、质量上仍有差距。报告提出中长期自主化发展任务,强调需提升设备稳定性、智能化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技术,持续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国产装备迈向更高水平。

造纸4(1).jpg

  程金兰

  覃程荣院长在汇报中指出,制浆造纸装备技术对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制浆造纸装备业稳定出口,正向自主创新迈进。对比国际,需国家支持创新战略、环境及人才培养。国内企业应强化创新管理,借鉴国际经验,加速产品研发,提升效率与质量。针对现状与挑战,建议加强政策统筹,制定科研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造纸装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与升级。

造纸5(1).jpg

  覃程荣

  杨旭高工在汇报中指出,制浆造纸装备是产业链核心,我国造纸产业链基本完整但高技术零部件依赖进口。面对新机遇,制浆造纸装备领域需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涵盖原材料、研发、集成、配套、服务、运维六大环节,推动高端化、创新化、现代化发展。需建立“四链”协同模式,加快全球化布局。加强基础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同时,需创新研发机构模式,优化投入与收益分配,培养多元化造纸产业领军人才,为技术攻关提供支撑,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造纸6(1).jpg

  杨旭

  企业经验分享

  自主化创新成果斐然

  汶瑞机械(山东)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杨培东介绍说,汶瑞机械专注技术研发,增强装备制造能力,成功实现多项关键装备国产化。其双辊压榨洗浆机等创新产品在业界广泛应用。展望未来,汶瑞将深化连蒸、漂白等关键设备研发,贯通制浆全流程,结合蒸发、苛化、造纸,构建整线总包能力,目标成为国际领先的制浆造纸设备综合供应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造纸7(1).jpg

  杨培东

  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智能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许要锋在分享中表示,郑州运达专注于制浆设备的绿色节能研发与产业化,在制浆节能设计、内部结构优化、核心零部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荣获多项环保与绿色制造认证。同时,郑州运达成功自主制造i-CTMP及i-BCTMP等高端化机浆设备,并设立高得率制浆中试车间,为技术研发提供坚实支撑,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制浆造纸设备供应商,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造纸8(1).jpg

  许要锋

  专家质询讨论

  肯定成绩提出真知灼见

  与会专家针对项目中期成果展开深入质询与讨论。曹春昱理事长呼吁企业加大基础研究、仿真设计、智能制造等创新投入,建议报告精炼标题、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并聚焦非木材制浆造纸特色。许凤教授指出需解决关键问题,加强落实,并强调生物质精炼和双碳背景下的技术转变。侯庆喜教授肯定项目紧跟时代,建议进一步凝练内容,优化逻辑,增强建议的可操作性。陈礼辉教授强调造纸产业绿色低碳属性,提议通过三三制原则促进政府、制造企业与应用企业的合作。钱学仁教授认为报告调研深入,建议加强材料融合与逻辑梳理,并提议将成果凝练上报高层,以促进行业关注。

造纸9(1).jpg

  曹春昱

  专家们一致认可项目对造纸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精准把握,聚焦于绿色制造与高端装备自主化,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提出的绿色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发展路径,既符合现状又具前瞻性,为造纸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实施步骤。同时,专家们就深化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为项目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造纸10(1).jpg

  孙宝国院士指出,专家建议中肯,项目组需细致总结并融入实践。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造纸生产国,行业应强化创新研发与工程化人才培养,遵循“两山理论”,推动装备技术工艺绿色化。同时,应积极探索非木纤维材料应用,开创中国特色纤维原料之路。他建议增设咨询项目,以展现我国原料应用的独特优势与潜力。

  总结发言

  坚守初衷确保顺利完成

  在总结环节,蔡昌金联络员首先对项目团队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中期阶段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和成果给予肯定,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为造纸行业的绿色转型和高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孙宝国院士及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这些真知灼见不仅是对项目当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的深刻洞察与指导。蔡博士表示,中国工程院重视战略咨询研究工作,将对项目的开展和未来项目的申请给与支持。

  王双飞院士在总结中强调,造纸产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行业上下,以及产业链的紧密配合与精益求精。在谈及项目的初衷时,王院士指出,纸机作为造纸产业的主体设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绿色转型与高端化发展。本课题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深入研究与技术创新,提升纸机的性能与效率,推动造纸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这个课题,让各界重视装备的研发和应用,重视造纸装备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展望未来,王院士要求团队成员按照专家的建议,进一步细化研究计划与时间节点,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按时按质完成。同时,他还强调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国家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造纸11(1).jpg

  王双飞

  本项目围绕着我国绿色造纸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装备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聚焦自主化发展,重点研究我国造纸产业高端装备自主化发展的路径,剖析制约我国造纸装备制造发展的瓶颈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造纸产业绿色转型提供自主化的技术装备支撑。项目启动以来,广西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项目参与单位组织多次调研,走访了维美德造纸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轻良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造纸装备制造企业,组织了国内知名的造纸装备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就造纸产业绿色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自主化发展路径深入进行交流。

造纸12(1).jpg

  参观运达基地

  展示装备企业创新成就

  中期汇报推进会结束后,与会专家参观了运达造纸设备生产基地。主要参观运达造纸设备的总装车间、无尘车间、数控加工中心、金工车间、高得率制浆中试线、中试实验室、业绩展示墙,重点了解运达造纸设备的双盘磨浆机、高浓磨浆机、压力筛等各类产品及其性能特点,特别是其在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方面的优势产品,直观了解运达造纸设备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是具有竞争力的成套制浆设备和流送系统生产企业,业务涉及制浆造纸、纸厂垃圾分类、城市固体垃圾分类,并提供工程设计、设备和服务。通过参观运达造纸设备生产基地,与会专家加深对造纸行业绿色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自主化发展路径的理解,为项目的后续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和参考。

造纸13.png

 编辑:安然 校对:苏晶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