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不仅是企业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战略选择,对保障国家资源循环化利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华泰集团以此为指引,坚持走“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全产业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做强造纸、化工“双链主”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坚持生态高效绿色环保,持续深化改革与创新,扎实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上下游相互衔接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当前,华泰集团主动应对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挑战,正全力加速建设100万吨纸浆补链项目。项目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在解决原料短缺、保障产业链安全、奠定向生物质新材料转型的基础上,采用全球先进的碱回收、生物质发电工艺,将木片造浆后残留的黑液进行浓缩,利用木质素进行燃烧发电,实现项目用电、用气自给自足,生产产品松厚度及耐破度高、印刷性能好的高品质浆原料,增强企业全产业链竞争力。
与此同时,华泰集团子公司东营联成化工的省重点项目10万吨甘油法环氧氯丙烷装置于近期圆满完成全过程贯通,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取得了三项重大成就,这一系列成就在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转型过程中,展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当前,国内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产生的废水治理措施多为蒸发除盐,冷凝污水送去污水处理站,不仅未能充分挖掘高盐废水中潜在的再利用价值,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此,东营联成化工在这一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新增上高盐废水资源化回用项目,在国内第一套高温湿氧工艺技术路线的支撑下,通过对产生的高盐废水进行处理,得到氯化钠浓度为23%、TOC<10PPm的合格盐水回用至上游离子膜烧碱车间作为原料进行循环化利用,真正实现废盐废水的“零”排放。
该绿色生产工艺在公用工程和动力消耗方面较低,三废处理量相对丙烯高温氯化法废水量大大降低,并且有效解决了大量副产盐酸难以消化利用的难题,不仅可以完全消化公司自产的30万吨/年副产盐酸,实现园区内氯平衡,同时缓解了地区内副产盐酸的市场压力,提高副产盐酸的价值和装置生产效益。此外,通过该工艺生产出的高品质环氧氯丙烷,更是作为的重要原材料,为公司氯碱产业下游电子级环氧树脂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以及广利临港产业园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采用前沿绿色低碳生产工艺,将高盐废水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不仅体现了华泰集团在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道路上的坚定立场,并且切实做到了将资源“吃干榨净”,引领化工企业在绿色循环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开启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新阶段。
编辑:安然 校对:苏晶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