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村民短视频展示国家级非遗技艺“活着的造纸术”获赞近300万

发布日期:2022-02-11 13:31 作者: 赵文瑞 来源:兰州新闻网

  造纸术这种技艺,距今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如今,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还能看到“活着的造纸术”。几年前,西和县刘河村的苏金平把家人手工制造西和麻纸的片段拍成了短视频,没想到如今,他已在短视频平台拥有了15万多粉丝,视频点赞量将近300万。今年,他又加入了甘肃省商务厅主办的甘肃省电商直播大赛,通过更广泛的渠道宣传和守护这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和麻纸有“千年寿纸”之美誉,纸色古朴、纸质柔韧不朽、手感绵滑,适宜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做传统书画装裱,以及各种纸活工艺制作等。尤其是近年来众多倾向仿古创作的书画家,都偏爱用西和麻纸搞创作。“至今我们家三代人都还在传承这门手艺,也一直靠此为生。”在苏金平的视频里,父亲捞纸、奶奶揭纸的片段都赢得了上百万点赞。“从一块树皮到一张纸,纯手工制作,要经过泡、蒸、踩、砸、切、抄等72道工序,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村以前也有,但现在这种技艺几乎没人学了,支持你们。”很多人留言给予支持。

  “我们村里手工制作麻纸的传统已有上百年,之前有20多户人家都是专门造纸为生,后来减少到了10多户。不过随着我的短视频粉丝量增多,村里其他人也重新拾起了这门老手艺。”苏金平说,“很多人开始咨询和预订西和麻纸,我的顾客已遍及全国。我们还帮村里的其他人卖出了麻纸,一年的销售额大概有几十万。”

  经过一代代麻纸制作人的探索改良,西和麻纸的制作工艺日益精进。现在的西和麻纸,纸质坚柔,适用于手卷、扇面、书札书写,书画效果极具表现力。近年来,受益于西和县政府对麻纸产业的支持和推动,西和麻纸作坊也越来越多,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到村里,肩负起西和麻纸传统技艺继承和文化传播的使命。

 编辑:江海 校对:赵小铭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今日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