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甘蔗两头甜,一头连着糖业,一头连着环保包装

发布日期:2024-11-19 12:08 来源:图|文 纸塑知事

  在广西来宾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甘蔗不仅是甜蜜的象征,更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来宾市围绕甘蔗这一特色资源,深入挖掘其潜在价值,构建了一条从糖业到环保包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区,广西福斯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智能“机器臂”在车间内忙碌地穿梭,将废弃的甘蔗渣转化为可降解的环保新餐具。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甘蔗渣处理难题,还为环保包装行业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

广西(1).jpg

  据统计,来宾市已引进9个可降解材料项目,随着广西绿联生物10万吨环保材料等项目的即将投产,环保餐具新材料的年产能预计可达18万吨,来宾市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蔗渣生产环保餐具基地之一。

  甘蔗的“甜蜜”不仅体现在餐桌上,更成为了来宾市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今年以来,来宾市坚定不移地推进糖料蔗稳产提质增效和糖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通过“桉退蔗进”政策、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甘蔗产量和质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来宾市制糖工业产值达到71.95亿元,同比增加31.49亿元;榨季进厂糖料蔗与食糖产量增量均占全区四成左右,农民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带动蔗农增收22.33亿元,增长79.18%。糖业再次成为来宾市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

  为了保障糖料蔗的产量与质量,来宾市从源头抓起,确保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面积不减少、种植面积不减少。今年,来宾市糖料蔗生产水肥一体化基地建设片区面积实际完成27.06万亩,完成率90.2%。同时,来宾市还建成了多个糖料蔗良繁基地和脱毒种茎加工厂,为甘蔗种植提供了优质的种苗和技术支持。

  在风险保障方面,来宾市也下足了功夫。统筹资金9300万元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甘蔗类保险,为蔗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数据显示,2023/2024年榨季以来,来宾市已为4.11万户蔗农的81.86万亩甘蔗提供了16.7亿元的风险保障,并为4.32万户蔗农赔付了5721万元。

  然而,来宾市的甘蔗产业链并未止步于糖业。为了实现甘蔗的“吃干榨尽”,来宾市还积极打造蔗渣、糖蜜、滤泥、蔗叶等循环利用产业链。蔗渣用于生产环保餐具,糖蜜则成为生物发酵、化工等行业的原料,滤泥经过处理后可用于肥料生产,而蔗叶则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离田变现”。

  蔗叶的综合利用是来宾市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的重要举措。2023/2024年榨季,来宾市产生了92.84万吨蔗叶,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4.72%。这不仅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为农户和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广西2(1).jpg

  此外,来宾市还积极招商引资,开展1200万吨级别糖类食品加工项目、可降解材料项目、糖蜜基础加工项目以及蔗叶综合利用项目等,进一步延长甘蔗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综上所述,来宾市通过深入挖掘甘蔗的潜在价值,构建了一条从糖业到环保包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还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未来,来宾市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甘蔗产业链的创新与发展,让这根甘蔗的“甜蜜”之路越走越宽广。

 编辑:安然 校对:苏晶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