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刷进入存量市场,看高斯(中国)如何破局

发布日期:2024-04-11 11:05 作者:祝小霖 来源:图|文 印业独家

  说创建,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成立的协记精成机器厂,曾为上海《新民报》成功试制中国第一台32英寸凸版轮转印刷机,打破我国轮转印刷机依赖进口的局面,掀开了中国印刷装备自主创新的历史画卷。论布局,从单一的报纸印机,发展到集报业、书刊、商业和包装印刷设备的研发、制造、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它以高精技术为依托不断开疆拓土……它就是如今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见证了中国印刷设备制造业近百年的发展史,也展现出中国书刊印刷装备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图景。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勇日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我国书刊印刷市场处于存量市场,书刊印刷装备可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中寻找机会,推动传统印刷设备制造产业提质升级。

  开展技术攻关

  精耕拳头产品

  在彭勇看来,书刊印刷行业虽已进入存量市场,但在国家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部署中,在出版印刷产品高质量的市场需求下,书刊印刷装备企业可以找到自身契合点,开展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围绕节能降碳、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提升设备制造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今年是高斯(中国)跨入书刊轮转印刷设备制造领域的第十年。随着出版物印刷质量性能要求的持续提升,高斯(中国)不断以创新技术影响书刊印刷市场,并从单一的印机制造商向成套设备提供商转变。

  令彭勇引以为豪且正在书刊印刷市场持续推进的,是高斯(中国)于2020年发布的M-700全数字出版物印刷系统。“M是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即MIX、MOTION、MUTUAL,意味着融合跨界技术应用,硬件层面的自动化驱动和软件层面的数字化驱动,以及人机的交流互通。”彭勇告诉记者,M-700搭载全数字化印机控制系统,同时可配备折页中心系统和全伺服驱动系统,打造全新的数字化产品生态。

4.1(1).jpg

  高斯(中国)工厂内部全景

  在此基础上,高斯(中国)坚持以技术创新提升设备稳定性能,持续保障重点主题出版产品、中小学教材等印刷质量。彭勇介绍,今年,围绕书刊印刷市场,高斯(中国)将在M-700系列中的两大拳头产品——M-700X层叠式印刷解决方案和M-700S全数字出版物印刷系统上发力。“自去年11月发布M-700X后,我们针对自动化、智能化细节,对每一个节点进行充分测试,计划于今年5、6月在印刷企业试运行。”彭勇介绍,X代表着印刷性能的迭代革命。该设备的技术创新点在于,垂直走纸方式可将占地面积减少38.8%并大幅度增加维护空间,单层紧凑结构可将生产效率提高50%,水平自动换版可在30秒内完成并减少50%的操作人员,系统散热功能可减少飞墨并提升62%的生产效率。

  经过4年的市场验证和印企应用,M-700S在全国书刊印刷企业的装机量已达到210台,其高质量的设备性能为印刷企业完成三科教材和党刊等印刷任务提供了保障。彭勇说,今年将对M-700S进行全新升级,拓展辅助装备,丰富生产线配置。

  升级数字平台

  打通数据链路

  在数字技术全面深入革新各行各业的当下,印刷业的数字化转型早已全面启动,并寻求构建智能工厂的方法论。作为书刊印刷设备制造商,高斯(中国)的理念是,以产品数字化转型为主,实现从生产制造到运维服务全周期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印刷装备产业已由传统的能量驱动型逐步转为数字信息驱动型,推进数字技术成为构建印刷装备产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可缺少的驱动因素。”彭勇介绍,早在2016年,高斯(中国)就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推出匯印e家印机管理平台,以印刷设备为载体,从各类设备采集印刷状态实时数据,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印刷企业构建全方面、多层次、全覆盖的印刷管理体系。

4.2(1).jpg

  2023年高斯(中国)工厂开放日活动

  据介绍,高斯(中国)与联想合作,力求打通数据从收集到应用的链路,以“软件+平台”实现智能互联,助力书刊印刷生产走向可视、可管、可控。高斯(中国)的M-700S,就嵌套联想物联网平台,可收集产量、订单生产时间、生产结果报表等数据,实时监控生产状态,精确引导生产节奏,同时保障数据安全。由此,设备平均废张量从1000张左右降低到200张左右,减少80%。

  今年上半年,高斯(中国)互联网智能管理平台3.0版本即将升级上线。彭勇表示,平台收集的各项数据将分享给印刷企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培育新兴业务

  开启第二曲线

  “巩固报纸印刷市场,开拓书刊和商业印刷市场,加快进入包装印刷市场,并不断提升产品能级,做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产品。”这是此前彭勇对高斯(中国)转型发展作出的战略规划。如今,在高斯(中国)的营业收入中,报业印刷占据30%的份额,包装印刷占据10%的份额,书刊印刷占据的份额达到60%。

  彭勇表示,高斯(中国)不只是智能印刷设备的供应商,还要抓住市场需求扩大服务范围,做技术支持和配套解决方案的服务商。除了在熟悉的报业、书刊、商业和包装领域继续耕耘,高斯(中国)还在去年开启第二成长曲线,进军服装印刷和光伏丝网印刷。

  这源于高斯(中国)原有的设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高斯(中国)技术研发每年保持新增专利10多项,目前拥有技术专利506项,包含美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技术443项,其中168项是业内顶级先进专利技术。

  彭勇介绍,高斯(中国)已开始参与研发平压平圆盘式的太阳能丝网印刷装备,其主要应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极形成。同时,在印染方面,高斯(中国)已在冷转移印染技术方面与长胜科技展开合作,力求推动传统印刷装备制造业与纺织工业合力发展。

 编辑:苏晶 校对:安然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