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人文底蕴滋养着重庆市远大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远大),凝练了“远虑谋事、大志成业、厚德载物、宁静致远”的远大精神。三十余载春秋代序,在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爽的带领下,重庆远大从年营收30万元腾飞至超2亿元,熬过黑暗时刻、走过辉煌岁月、迎来耀眼光芒。势破千重浪,歌乘万里风!
重庆远大水土园区厂区
缘起——创业与守业
一家企业的发展背后往往是一段曲折的动人故事,而一位企业家的身后则更多是风云时代下的选择与坚守。
时光倒回20世纪80年代,彼时张爽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先后进入冠生园食品和一家做钢网的街道小厂做销售员,“虽然日子过得也还不错,但总是感觉成长空间有限”。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的时代,一批批满怀梦想的民营企业家前仆后继、下海经商,而不甘平凡的张爽也成为其中一员。他毅然辞掉之前稳定的工作,选择加入了这场冒险者之旅,开始创业做服装、工艺品,后来在业务往来的过程中,偶然接触到了名片印刷。“那个时候印刷属于特种行业,还没有向个体民营企业开放,我们依附于一个校办企业开展相关业务,这是我和印刷缘分的开端。”张爽回忆道。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印刷行业也开始向民营企业开放。张爽再一次抓住了时代的风口,一手创办远大印刷厂(重庆远大前身),成为全国第一批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的个体工商户之一。防空洞式的厂房,八九个人,几台二手设备,印制名片、信封、信笺等零散产品。建厂初期,张爽是重庆远大第一批业务员,每天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回到工厂摘掉墨镜后脸上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变得黑黝黝的,只剩下眼眶周围是白的。
1995年,得知万、涪、黔要交由直辖后的重庆管辖的消息后,张爽敏锐地洞察到了票证印刷这一蓝海。“当时重庆的票据印刷较为分散,许多企业还在用老式的圆盘机,市场上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尽早抢滩,他当机立断,耗资数百万元引进了一条彼时较为先进的生产线,同时计划每年至少要投资200万元,不断更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起步阶段,重庆远大知难而上,承接的不少高标准、严要求的业务订单均保质保量地完成。“可以说当时我们的进入推动了重庆票据印刷行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态势。”
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重庆远大很快站稳脚跟,成为西南地区票据印刷的标杆企业,1995年成为市财政局票据定点印刷单位,1996年又成为了市地方税务局票据定点印刷单位。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市政府要求各类票据集中印刷。重庆远大通过了层层考核,于2002年被定为市国税局票据定点印刷单位。
创业的成功或许源于时代的机遇和赛道的选择,而守业则更多需要的是高瞻远瞩的谋略和对于市场的精准判断。
2013年,随着国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发票时代来临,重庆、南京、杭州、深圳和青岛等5个城市首次获批“电子发票”政策的试点。作为以票据印刷为主营业务的重庆远大此时面临着转型求生的困境。当许多企业还在坐享其成之时,张爽已经很早便预料到了这一天的来临,便提前开始布局。
一方面,重庆远大于2012年全资成立了一家子公司——重庆远见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网络(电子)发票可信数据运营服务,打造“互联网+智能咨询”平台,可为重庆上百万线上用户提供服务。张爽认为,企业应当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与其让别人“革掉命”,不如自己“先革命”。
另一方面,张爽在坚持部分票据印刷业务的同时,开辟了试卷印刷领域,打造了第二条增长曲线。
重庆远大前台
秉承着“诚信经营、客户至上、精印快捷、保密安全”的宗旨,在张爽以及所有远大人的共同努力下,重庆远大稳步发展壮大,在西南地区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
“近几年,票据印刷市场快速萎缩,转型又需要更大的投入,可能几十年挣的钱会烟消云散,所以很多票据印刷企业都选择了躺平关厂。但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不仅坚守好最后一班岗,同时还挖掘了新的增量,这是对于社会、行业、员工以及我自己的责任。”张爽感慨道。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但是他做到了。
思变——第二次创业
如果说票据印刷是张爽的第一次创业,而产业园区的打造则可以称得上是他的第二次创业。
2019年,为了满足生产和配套需求,重庆远大按计划从旧厂搬到位于两江新区水土园区的新厂区,可是存量资产如何开发利用?
面对这一挑战,张爽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再一次主动出击。于是他一边持续学习相关知识,一边整合各方面资源,成功将旧厂区改造为集创意设计、教育培训、数字信息、文化空间、运动天地、社区文体中心为一体的“山那里”亲子文创产业园,进一步拓展了重庆远大的商业版图。
“如今园区已入驻企业约80余家,整体招商面积达90%,以文化创意相关产业为核心,配套了餐饮、便利店等,为周边社区以及居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园区的建成也是充分贯彻了习总书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理念。”张爽介绍道。
基于旧厂园区改造成功的经验,面对潜力巨大的包装市场,2023年底,张爽又斥资1.5亿元在两江新区新厂区打造了占地面积40亩的重庆首个包装产业园——远大智诚包装科技园。“重庆有许多有特色、专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我创建产业园的初心就是能够建设产业生态链,实现互惠共赢。以较低的租金给他们提供厂房,以组建印刷包装产业联盟的形式,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平台,形成区域整体竞争力,让大家不断做大做强。”
远大智诚包装科技园
目前园区集聚了重庆归正包装技术有限公司、重庆中瑞阳光纸业有限公司等专业企业,形成相对完整的包装产业链,实现了园区企业的资源共享、共促创新、合作共赢。张爽认为,印刷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应当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支撑,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走得更远、更久。如果把产业园比喻成一个大蜂巢,那么每一个入驻的企业就像是一块块“蜂房”,成为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阿米巴”。
值得一提的是,远大智诚包装科技园从建设之初便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作为目标,采用光伏发电,同时引进全球领先的智能化包装印刷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园区未来将持续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进一步投入,共同推动重庆印刷包装行业整体发展。”
借助包装产业园配套优势,张爽也对重庆远大的业务板块做出了一定调整,开始涉足药品包装领域。在他看来,药品属于刚性消费,市场需求波动较小;同时药品包装印刷工艺流程相对稳定,但对产品质量和防伪要求较高,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远大在票据和保密印刷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
在深思熟虑之后,张爽引进专业的咨询公司,从设备配置、员工培训、管理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转型;同时创新性建立重庆远大产品包装、产品防伪溯源及防伪管理服务平台,针对各类印刷品均实现了高防伪加密算法QR二维码系统印刷,从加密生成数据、印刷拼版数据处理到生成喷印二维码,均实现了整个工序流程的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防伪系数。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药品包装逐渐占据重庆远大三分之一的印刷业务,“2023年这部分业务表现非常优异,今年计划营收至少翻两番。”
漂浮商海多年,有的人会忘记来时的路,有的人会执着于眼前的舒适,还有的人会因为走得太快而摔下高崖,但张爽却能够不徐不疾,在每一个对的时间点坚持做对的事情。
求真——信仰的力量
身为集团党委书记,他积极学习红色文化与精神,定期组织公司党建活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他始终把“使命引领、党建护航、战略创新、机制保障”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
掌舵重庆远大多年,张爽从未停止学习和成长,先后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院校修读管理课程。如今,他每天凌晨5:30起床学习党的先进理论、诵读传统经典古籍,6:30在群里打卡、分享学习心得已经成为了他的日常习惯。在张爽看来,持续学习、探索真知是支撑他一次次转危为机、提升认知的源泉和力量。“我深知自己学识有限,如果不学习怎么能够保持好的心态面对变化,又怎能带领重庆远大不断前进?”
张爽讲起多年前在给老园区做规划的时候,资讯还相对闭塞,他多方寻找后,一天夜里从网上搜到一个重庆大学组织的MBA房地产管理研修课程,于是立刻打电话过去询问,却得知培训班已经开课一周了。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第二天毫不犹豫地收拾好行囊,踏上“求学之路”。事实上,就是通过这次课程,张爽整合了各方面专业资源,很快完成了园区建设的科学规划。
在60岁生日这一年,张爽送给自己和重庆远大一个特别的“礼物”,在公司园区内修建了文化广场,鼓舞所有远大人坚持学习,做到知行合一。在广场的石碑上,赫然镌刻着十三个大字“忙是营养,苦是力量,良知是方向”。在张爽看来,这十三个字道出了重庆远大不断发展壮大的底层逻辑——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对深耕的领域保持热忱,坚持做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
重庆远大毕昇文化广场
为了带动远大人一起学习,张爽在公司内部成立了良知学堂,定期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近三年整个团队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投资已经达到800万元。他常对团队说,“未来印刷企业之间不仅是要拼设备和技术,更多的是认知层面的竞争,要比能否为客户打造超出预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持续的学习为重庆远大不断赋能,使其多年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凭借诚信与贴心的服务,与众多企业达成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收获了“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产品质量过硬、信誉保证放心品牌”“重庆市印刷行业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
张爽回忆道,当初在做试卷印刷生产投入时,曾经有知名房地产商想要以丰厚的资金置换重庆远大的工厂土地,但是这意味着试卷印刷任务会被耽误。面对眼前的利益和肩上的责任,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这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态度。
张爽认为,订单的交付并不是服务的结束,而是服务的开始。重庆远大不止服务于订单,更多是服务于客户,深度参与到客户的生产端。“每一个产品在客户端的运用场景不同,我们会与他们深度沟通,挖掘其潜在需求,向上通过设计走入客户的决策端,向下走入客户产品的使用端。”
“一定要找到学习的天线,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张爽如是说。在知与行之间,重庆远大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
致远——良知为方向
走进张爽办公室,悬挂在墙上的“厚德载物”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张爽一直以来做人的原则,也是重庆远大发展至今的“良知”和信念。热爱传统文化的他,很在乎公司的人情味和社会责任与担当。
重庆远大董事长张爽在办公室办公
在重庆远大的员工当中,残障人士占比超过总人数的40%,他们中大多数已经在这里工作10~20年,与公司共同经历无数风风雨雨。“关注残障群体,给他们提供更多工作机会,是我从建厂初期就一直坚持的事情。”残障员工与其他健全员工享受“同工同酬”,以及补贴和节假日、生日礼品等一系列福利。
在张爽的主持下,重庆远大在公司一角打造了“渝馨家园”活动区,窗明几净、环境优美,残障员工可以在这里享受阅读、健身的乐趣。同时,重庆远大还会定期在“渝馨家园”举行残障员工茶话会、心理辅导等活动。“前不久我们举办了‘爱他,也爱他的家人’系列活动,走进残障员工的家庭,更多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并提供真切的帮助和支持。”
重庆远大“渝馨家园”活动区
为了培养员工的残障平等意识,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张爽还在公司内部专门成立了残联组织,让残障员工来自主管理,更好地为相关人士服务。
孟子有言“达则兼济天下”,张爽的人情味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更多是将温暖和爱传递到整个社会。多年来,重庆远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远大爱心基金”,参与农村扶贫、帮扶微型企业等社会活动,为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良知其实来源于我们的内心,遵循自己的心意,就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对于重庆远大现在的发展,张爽认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近年来,面对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他意识到如果不顺应趋势,可能会被淘汰。2023年,重庆远大引入两台深圳圣德京粤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德)的M系列超高清黑白数字喷墨设备,主要用于试卷印刷,以替代传统胶印。张爽表示,设备落地后印刷品质甚至超过胶印效果,效率也大幅提高,有效帮助企业节省了材料和人工成本。
在2024年德鲁巴展会上,重庆远大再次签约两台圣德精彩M440C彩色数字喷墨印刷机,以应对试卷印刷市场的更多需求,未来还可能用于出版物印刷领域。“我在德鲁巴展会现场看到了这款设备的演示,其搭载了双面彩色高清喷墨印刷引擎,喷头物理分辨率高达1600dpi,拥有2.1皮升的微小墨滴。更神奇的是,每个印刷颜色只需要2片喷头,只有一个喷头缝合点,这种方式目前业内领先,配合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可呈现高品质全彩印刷。”
重庆远大与圣德科技2024德鲁巴展会签约现场
2024年恰逢圣德成立20周年,谈起与圣德多年的缘分与合作,张爽感慨万分,“很久以前我们就引入10余台圣德的票据喷码设备,现如今又引入了喷墨印刷设备,可以说圣德一路陪伴和见证了我们从票据印刷到试卷印刷,从传统胶印到探索数字印刷的整个历程。”
在张爽看来,圣德是非常值得行业敬佩的国内供应商之一,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是一家研发驱动型的公司,拥有一支充满热情、不断创新的团队和核心的技术优势。多年来,圣德致力于按需喷墨技术、视觉技术、软硬件的研发和创新应用,拥有百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如今圣德已经形成了高端喷码、数字喷墨印刷两大系列产品矩阵。他们不断攻破喷墨印刷的‘卡脖子’难题,同时降低了印刷耗材成本,打造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持续推动中国喷墨印刷技术高质量发展。”
对于圣德的服务,张爽也非常满意。“他们与重庆远大的服务理念非常契合——永远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不断延伸产品性能、服务品质边界,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我们从来不需要担心售后,只要有问题,圣德都会随时专程派人来解决,同时也会助力企业不断升级设备。”
除了提高技术水平,他表示重庆远大还将进一步聚焦服务对象,越专精、越远大。“前三十余年,重庆远大成为了票据和试卷印刷的专家,现在也要成为药品包装印刷的专家,不断地向下扎根,夯实功底。”
心存善念,行则久远;远虑谋事,大志成业。张爽年逾六旬,归来仍是少年;重庆远大历经三十二载,过尽万水千山。“志”是他孜孜不倦、持续学习的拼搏,审时度势、思索求变的创新,以及真诚待人、无私利他的信仰;“行”是重庆远大始终能化危为机,稳步发展壮大的不懈探索。
他的每一个“志”造就了每一步“行”,而一步步“行”又共同书写了重庆远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编辑:苏晶 校对:安然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