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车间5大“安全杀手”,不注意就害人害己!

发布日期:2021-10-28 11:18 来源:华印软包装

  工作中一些不良习惯无关紧要,但有些不良习惯很可能就成为“安全杀手”,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此外,不遵守车间生产规范,生产配合不默契,设备设计的缺陷,企业安全培训不到位等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一定要加以防范。

  一、不良操作习惯的安全隐患

  对于所有安全杀手来说,这一杀手的力量是最最强大的,同时它的隐蔽性也是最高,战胜指数最困难。这里我们列举一些常见的不良习惯,以便为大家敲响警钟。

  1. 装版

  装版时,如果两人或多人同时操作,注意力稍不集中,手打滑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机器故障,很容易将手指卷入,造成人身伤害。

  预防措施:(1)装版工作由一人操作即可;(2)装版时万一出现失误或遇到“连电”,手要立即松开,不要捏住印版不放。由于是正点车,不会产生多大损失,如果捏住不放,则会引起其他事故。(3)各种机型的情况不同。如果确实需要用手推印版,可在版面上擦些滑石粉,预防事故发生。

  2. 除脏

  印品表面出现浮脏时,操作人员常在机器运转中用手指去除脏。这种操作属于违规的危险操作,在印刷中由此引起的事故较多。操作人员在机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要找准脏点位置并擦除,可用时间相当短暂,且用力大小擦不掉,只有早下手,用大力才能把粘在印版图文(或墨辊)上的脏点去掉。稍有失误,手指就有可能进入印版滚筒空当处。如果是悬空操作而没有依托,很可能将一只手带进滚筒,而造成轧手事故。

  预防措施:(1)每周定期检查机器的所有安全保险装置及主电机刹车机构。确保机器灵敏、可靠、发现问题及时修复。(2)如果脏点太多影响印刷,应停机检查,及时更换原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不遵守车间生产规范

  其实这一项与第一条差不多,所区别的是这一条更加侧重于车间规范而不是操作规范。

  曾听一个网友说他们印刷车间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印刷机把一个员工的胳膊给绞了,而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这名员工穿了拖鞋上班,结果拖鞋打滑,为了抓住东西,自己将手伸进了印刷机中。所以说,规范的制定都是有原因的,按照规范做事不是将员工拘泥于死板的教条中,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生产安全。

  三、默契

  也看过这样的消息,由于与工友的配合不到位,一名工人在清洗橡皮滚筒时由于同伴不知道,按下了点车按钮,结果这名员工的手就被卷进了印刷机中。当然现在这种事故就不会多见了。由于设备安全性能的改进,这种事故也在大大的下降。

  四、设备设计的缺陷引起的安全事故

  可以说设备安全设计的缺陷是事故引发的不可缺少原因。过去的老机器由于安全设计达不到位,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由机器造成的工伤也是屡屡发生。过去,在一些小的印刷厂中,我们会经常的听到一些切纸工被切掉一个手指头的信息。当然随着机器设备的改进,由于设备单方面的问题也在逐渐的减少。

  五、企业安全培训不到位

  虽然将这点排列到第五位,但是应该说这一点是以上五点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以上的四点大多数都是客观愿意与操作者的主管原因,而这一点确实超越了个人与设备,是与整个企业,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的。

  对员工进行定期安全培训的企业,工伤事故的出事率要比那些车间里面都没有安全制度的企业低很多,同时这些坚持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国内一流的印刷企业。同时这些企业的有关负责人也认为,企业的员工出现了工伤伤亡,很大一部分的责任应该是由企业来承担的。

 编辑:赵小铭 校对:江海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