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视界(www.paperinsight.net)消息:2023年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指出,中美双方将在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可持续省/州和城市、毁林以及双方同意的其他主题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决心终结塑料污染,与各方一道制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塑料污染)国际文书。
近年来,中国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频频出台,对于塑料污染治理的目标日趋清晰,管控也进一步严格化。
早在2007年,我国印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就明确了针对塑料购物袋的禁限措施,但是该政策比较局限,仅针对单一塑料产品。
2020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推动了中国塑料污染治理进入全链条管理阶段。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对《意见》进一步拓展、细化及落实,更强调了对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的管理,同时提出了控制向自然环境泄漏塑料的塑料污染,针对塑料的再生利用也进一步拓展了解决方案。同时,对此前较为热门的“可降解塑料替代”,提出了需要科学评估其对解决塑料污染真正的价值,避免走入不合理的实施路径。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由此可见,中国对于治理塑料污染的部署早已开始,而这份声明的发出也加快了各地政府禁限塑的工作进度。
河南、上海紧跟趋势,迈出禁塑减塑第一步
10月19日,河南向社会公布《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草案)》(二次征求意见稿),11月30日,表决通过。河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河南禁塑的主力产品是广大城乡居民日常购物用的塑料袋,完全可采用生物降解材料替代,生物降解材料生产有上、中、下游三部分,河南是具备较完整产业链的省份。
无独有偶,声明发布当天下午,上海就举行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有关情况。发布会还宣布,上海将落实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的工作,推进商务领域减塑、电商平台源头减量、餐饮行业光盘行动。
企业响应号召,践行禁塑减塑新政策
大家熟知的康师傅桶装泡面的软盖看似薄薄一层,其实包含五层材质(PET/PAP/PE/AL/PE)的复合。因此,顶新国际集团(PMI)已经实现了五层材质里选择一层铝箔改成pet的功能,从而大大减少了塑料的使用。
另外,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品牌推出了没有软标签(饮料瓶身的标签)的饮料。此外,在继康师傅饮料后,百事公司成为第二家在中国市场推出无标签瓶的企业,其瓶身商标被浮雕工艺替代。
图源:康师傅官方微博
不难发现,政府、企业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包装这一产业。
事实上,循环经济和环保发展关乎各行各业,包装行业也不例外。那么除了从源头减少包装上塑料的使用,可持续包装似乎更大有可为。
以纸代塑、以竹代塑的广阔前景
一方面,以纸代塑,助力可持续包装。
国际上,在酒精饮料领域,嘉士伯开发的全球首个装啤酒的“纸瓶”于2019年公诸于世。可口可乐于2020年宣布在欧洲开发纸瓶。2021年,法国保乐力加集团的绝对伏特加(伏特加酒品牌)和英国的尊尼获加(苏格兰威士忌品牌)也在欧洲试行了纸瓶装。
图源:嘉士伯中国官网
国内,山鹰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鹰国际”)在2021年就与吉特利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宜宾祥泰食品纸塑工厂,利用当地的竹浆和能源优势打造食品纸塑生产基地,一期已于2022年一季度顺利投产。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胜达”)于2022年竞得海口市云龙产业园某地块,用以投资建设“纸浆模塑环保餐具智能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可实现以纸代塑新材料领域的发展。
另一方面,以竹代塑,为可持续包装谋篇布局。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同科技”)和以上提到的山鹰国际、大胜达在内的三家公司在塑料替代领域布局较早,几年前就已开始生产环保餐具,用以替代传统塑料餐具。裕同科技在2018年7月公告投建宜宾环保纸塑项目,产线主要生产可降解甘蔗渣、竹浆为原料的纸塑包装环保餐盒和纸托,该项目2022年已实现全部达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可持续包装上发力的企业还有正在冲刺沪主板IPO的浙江众鑫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产品利用蔗渣浆等植物纤维原料,采用模塑工艺生产各类餐具、包装等产品,可替代普通塑料制品,应用于餐饮、快消等多个领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长远来看,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不管政府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是统一目标,而包装行业更应该紧跟脚步,蓄力“以纸代塑”、“以竹代塑”,为可持续包装“排兵布阵”。
编辑:安然 校对:苏晶
此文章为“纸视界”原创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纸视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获得本网原创文章的授权申请,请下载“授权申请书”,后打印盖公章,发送至邮箱dx@paperinsigh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