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顺洁柔:进退两难的“对抗之旅”

发布日期:2024-03-22 15:44 作者:程丹妮 来源:纸视界

  作为国内生活用纸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中顺洁柔的成绩足够耀眼。自2010年上市后,中顺洁柔开启了高歌猛进的产能扩张之路:2010年至2021年,累计资本开支高达54亿元(为同期利润的1.5倍),将产能从2010年的18.6万吨/年提升至88.6万吨/年,增幅达3.7倍。

  并且凭借产能带来的产量驱动,中顺洁柔的营业收入同期从17.79亿元持续增长至91.49亿元,十一年期间保持年年增长,复合增速高达16.05%。

  这样的成绩不可不谓亮眼。但在2021年6月,中顺洁柔的股价来到高点34.59元/股之后,开始一路下跌。截至2023年年底,中顺洁柔股价较巅峰时期累计下跌超70%。

  那么,中顺洁柔近两年的业绩表现为何不尽人意呢?“中国纸厂苦纸浆久已”这句话似乎能诠释这一点。

  成本承压利润空间

  中顺洁柔2022年曾在财报中表示,公司生产用主要原材料为纸浆,且依赖进口,其生产耗用的纸浆成本占该公司生产成本的比重为40%-60%,再加上纸浆作为是国际性大宗原材料,其价格受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明显。

  自2020年11月以来,纸浆的价格持续上涨。2021年底,纸浆价格在5500-6000元/吨徘徊,甚至在2022年底一路飙升到7400元-7800元/吨。

  另外一点,由于疫情对物流的影响,纸浆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中顺洁柔也只能被动接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此外,据中顺洁柔财报显示,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5.45亿元、19.87亿元、17.49亿元、13.84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涨12.54%。

  为了提高盈利,提升市场占比,中顺洁柔也有一系列举措。一种是涨价;另一种是品类扩充,加码高端品类,实现产品多元化。

  提价加剧竞争格局

  第一种方法,中顺洁柔已经用过。但结果显而易见,提价策略无疑是加剧了零售终端的竞争激烈程度。有专业人士表示,纸品价格在消费者心中有大概固定的价格,如果涨价,消费者较难接受。虽然过去在零售终端,生活用纸的毛利率为40%左右,但现在随着品牌之间的竞争、超市的促销力度加大,再加上线上电商节的活动优惠,都让零售终端销售并不容易。

  由此可见,贸然涨价不但可能挽回不了业绩,还可能容易丢了市场份额。中顺洁柔在2022年财报中也表示,“受国内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叠加产品提价策略及品类、渠道结构调整,短期内公司销售受到一定影响。”

  品类扩充,加码高端品类

  显然,品类扩充、加码高端品类就成了中顺洁柔的首要选择。并且根据其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业务中生活用纸占企业总营收高达95%以上;个人护理及其他对营收的贡献较小。所以,业务结构过于单一的中顺洁柔选择多元化的产品发展确是明智之举。

  从品类扩充方面来说,对于上游的无力和弱护城河的生活用纸业务,中顺洁柔也尝试过品类的扩充,从2019年起便开始涉足个护(卫生巾、漱口水等)业务,但见效甚微。

  从加码高端品类来说,中顺洁柔早在2016年便推出了高端产品“Face”和“Lotion”系列,2017年推出“自然木”本色纸系列,2018年开始推出“新棉初白”系列,2019年又推出针对年轻女性的高端卫生巾品牌“朵蕾蜜”,2022年又针对洁柔纸巾推出锦鲤系列、鎏金系列、C&FACE及其衍生产品,以此布局高端市场。

  但由于中顺洁柔对高端化的探索较早,且恒安国际、维达国际等也有类似布局,这使得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高端化对它现在业绩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总的来说,一边是原材料成本不断压缩企业利润,一边是企业需要营销投入驱动业绩,但尝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效果整体并不显著,这让中顺洁柔逐渐陷入两难之地。

 编辑:安然 校对:苏晶

此文章为“纸视界”原创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纸视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获得本网原创文章的授权申请,请下载“授权申请书”,后打印盖公章,发送至邮箱dx@paperinsight.net。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