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桉树
桉树ID
桉树,桃金娘科桉树属、杯果木属、伞房属植物的总称,共有945种(含亚种和变种)。在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的不同环境中,桉树均有自然分布,原产地澳大利亚,少数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生长最快的人工树种
在生长旺季,一棵30厘米的桉树幼苗一天可长3厘米,一个月可长1米多高,一年多达10米高。巴西拥有世界上生长最好的桉树人工林,年生长速度最高达到了7.8立方米/亩。
在我国历史超过百年
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化、选育、改良,如今的桉树已经成为本土化最好的外来速生丰产用材林树种之一。
寿命最长的桉树超过一万岁
据王豁然先生在《桉树生物学概论》中介绍,生长在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立地上的桉树,寿命可达300—400年。1988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桉树灌木群罗宾桉,拥有13000年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阔叶树。在中国,最古老的桉树群是昆明海埂分园的蓝桉和珠海共乐园的柠檬桉,自澳大利亚引入已有百余年。
轮伐期很短
北欧云杉人工林轮伐期70年,中国马尾松轮伐期20—25年,杉木轮伐期15—20年,而我国南方各省的桉树人工林轮伐期为6—8年。
用途广泛
桉树木材可用于人造板、家具建材、制浆造纸;桉叶中可提取桉叶油和桉多酚等用于医药、工业和化妆品;桉树的树形和花叶也很美,可以作为园林树种。
桉树与水分
水源涵养作用
每一株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分。植物吸水的原理是:叶面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传到根部,通过根系把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到枝叶。
我国桉树人工林主要采用组培技术繁殖,没有明显主根,根系基本都集中在0—1米范围内;并且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在南方,年降雨量丰富。根据桉树科研专家的研究数据,桉树根系吸水主要源于土层的1—80厘米的土壤水,其中土层1—60厘米水分贡献率占比82%以上。根据中澳合作项目“桉树与水”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桉树林夏季对地下水的补给是明显的,具有一定的水源涵养作用。
水分利用率高
桉树中心的专家们也专门研究了各种树种的水分利用率,发现桉树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科学研究表明,每生产1公斤生物干物质,桉树耗水量较小:松树耗水1538升;相思树、黄檀树耗水1323升;桉树耗水785升。
像喜爱杂交水稻一样喜爱桉树
专家们10年的实地监测研究证明,桉树人工林下的地表水,与《GB 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对标比较,其PH值、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所以说,种植桉树,不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不能因为桉树是高产量的树种,就否定它;我们可以像喜欢高产的杂交水稻一样喜欢它。
桉树与土壤地力
与全球范围内和其它人工林一样,除其原产地的天然林之外,桉树人工林经营中也出现了林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包括杉木、木麻黄、落叶松、马尾松、杨树、橡胶等。地力退化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但若与其它农作物或有的树种相比,比如玉米、椰树和咖啡,桉树消耗土壤养分只有10%—50%。
为了更好地维持地力,专家们也已研究出非常详细的不同地类的种植规划方案和营林措施。通过以下措施,保持桉树人工林地力的可持续:
混交和轮作;
保留采伐剩余物,不挖走树桩,不炼山作业,不拿走枯枝落叶;
适当延长轮伐期;
针对性的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土壤缺什么补什么;
施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
合理经营,实行科学的立地控制、遗传控制,以提高土壤肥力和维护土壤生态平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对木材需求量越来越大,木材供求矛盾越来突出。
编辑:苏晶 校对:赵小铭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