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圆桌论坛:后疫情时代,中国造纸业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23-11-09 17:28 作者:程丹妮 来源:图|文 纸视界

  纸视界(www.paperinsight.net)消息:10月17日,第23届Fastmarkets RISI亚洲峰会于上海顺利召开。当日,会议举行了“后疫情时代,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中国造纸业何去何从?”CEO圆桌论坛。

2.1(1).png

  (图为:CEO圆桌论坛现场)

  论坛由Fastmarkets RISI中国区总经理李炜主持,参加论坛的嘉宾有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望球、山鹰国际首席战略官裴辉、亚太森博集团商务总裁胡伟、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Matthew Seidner。

  主持人:过去一年里,国内纸业市场经历由去库存到补库存的阶段,欧美市场也处于相同阶段。那么需求能否触底反弹,国外的市场趋势是怎样的?

2.2(1).png

  (图为: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望球)

  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望球:当市场低迷,企业需要谨慎;而当市场有所起色时,企业要乐观。国内外需求恢复都要过程。

  需求爆发式增长先从服务业开始,而服务业削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力,所以对于纸业市场,尤其是包装印刷行业的需求增速比较缓慢。但2023下半年,中国市场整体在恢复,市场价格走势与市场供需关系密切相关。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整个造纸行业从上游到下游有经过一个“大滑坡”,这对市场来讲是一个建立信心的过程。

  海外市场今年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去库存过程,由于终端需求不足,欧洲经济恢复缓慢,所以他们造纸行业的恢复也不及中国市场,可见,终端需求决定行业发展。

  主持人:国内纸业市场从去年12月份开始进入低谷,年后才逐渐恢复。而国外市场由于比国内多经历了几轮疫情,所以市场恢复不及国内。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山鹰认为这会对国内现在及未来的箱板瓦楞纸市场有何影响?

2.3(1).png

  (图为:山鹰国际首席战略官裴辉)

  山鹰国际首席战略官裴辉:根据2023Q1、Q2综合表现来看,贸易逆差对国内箱板瓦楞纸的冲击确实存在。但是结合第一季度的表现分析还是发现存在乐观面,国家实行放开政策后,纤维能够在全球市场内进行流通,供需矛盾得以缓解。所以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平衡其在国内外产品间的产能供给并做好准备。

  从今年Q1疫情放开之后,终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到刺激,直到Q3销量才有了一个大爆发。从8月份至今,中端包装行业也在稳定持续地增长,所以包装企业对市场的态度持乐观心态。但是如何进一步地提升盈利空间也是山鹰需要考虑的问题。

  主持人:作为整合上下游市场的企业,山鹰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在行业整合方面对包装业有哪些建议?

  山鹰国际首席战略官裴辉:首先,整个造纸行业市场需要分区域看待,纸企也需要根据各个区域的市场需求布局产能。其次,从企业自身来看,山鹰在做好整体市场区域产能布局时,综合市场需求,产能投放,技术人员和设备的配置以及产品和原料的价格等因素,力争在目标区域做到最好最强。

  山鹰也在不断探索海外市场的产能布局。对于上游纸厂来讲,他们与市场的博弈比较艰难,这就需要林浆纸一体化的龙头纸企来带动履行职责。

  主持人:过去几年造纸行业最热的话题就是投资浆厂,怎么看待国内纸企向上游扩展的情况?

  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望球:对于私营企业家来说,在整个行业行情不佳时选择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来自救。国内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区别于国外。在过去经济飞速发展的这20多年里,企业很少注意到兼并重组,而是投资新的产能。

  国内纸企向上游扩展的考量无可厚非,但这就会导致企业的经营状况取决于原材料的涨跌,这是有风险的。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市场价格,保证自己纸浆的库存维持在一定水平,这样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能够维持自身的运营。

2.4(1).png

  (图为:亚太森博集团商务总裁胡伟)

  亚太森博集团商务总裁胡伟:亚太森博已经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在做项目前会做市场分析,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

  主持人:目前国内造纸市场同质化竞争比较多,企业该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呢?

  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望球:芬林集团的股东结构与国内企业不同。集团是由芬兰9万多个私有林场主共同持有,集团职责是提高森林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等。所以集团为了提高纤维的价值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创新投资公司——芬林之春,来寻找与木纤维加工有关的项目,包括纺织纤维、3D包装材料等。另外,芬林也为创新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集团创新产品还不能产生净利,形成商业化运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芬兰需要有耐心地持续投资。

  亚太森博集团商务总裁胡伟:目前,赛得利研制的莱赛尔纤维既创新又环保。亚太森博也注意到了环保的重要性,结合国内市场特性研发出双胶纸、白卡纸、有护眼性能的文化纸。除了产品上的创新之外,亚太森博在服务上也有改变:开发预约系统,从而缩短订单周期,实现相同时间内利益最大化。

  山鹰国际首席战略官裴辉:无论是造纸行业还是包装行业,一方面从整个盈利结构上看待创新,就是要看这种产品创新是否能盈利,带来商业价值。另一方面是整合上下游,从生产到包装再到终端消费,从整个产业链上创新,这样才能实质性地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模式。

  主持人:目前国内的企业很少把国外市场纳入战略考量范围,如何看待?国内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更多选择“单打独斗”?

  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望球:从政策上来讲,国家对于造纸行业的定位是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内市场是造纸行业的核心市场。产品出口方面,需要做好长期规划,包括但不限于建立销售团队、与当地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除此之外,不重点考虑国外市场的原因是当下国际贸易环境。

  亚太森博集团商务总裁胡伟:金鹰集团是新加坡唯一一家在中国、南美和东南亚都有战略布局的企业,所以金鹰在效率最大化、成本控制和优化服务方面是做得比较好。这样才能更好、更便捷地服务于全球的客户。

  山鹰国际首席战略官裴辉:虽然山鹰作为一家走出去非常快且成功的本土化企业,但山鹰仍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国内的一些企业怎样看待在海外的投资。最主要是出于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考虑,比如关税的调整、终端需求的不稳定以及与当地客户履约能力是否能实现,另外还有当地的宏观政策、人才战略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都是企业在对外投资需要考虑的。

  主持人:总之,企业要明确的是投资是为了增强自己供应链上的韧性、稳定性或者是看到了当地市场能够实现自己履约能力的机会。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顺应趋势,抓住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鹰国际首席战略官裴辉:首先,山鹰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提早布局。其次,目前“双碳”政策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能带给企业惊喜。

  亚太森博集团商务总裁胡伟:首先从企业自身来讲,积极参与配合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发展策略。其次,造纸行业要讲好我们的故事,让大众对造纸行业更加了解。

  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望球:“双碳”对于造纸行业在气候、环境治理上是一个重大机遇。

  (文章由纸视界程丹妮根据现场对话整理)

 编辑:苏晶 校对:赵小铭

此文章为“纸视界”原创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纸视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获得本网原创文章的授权申请,请下载“授权申请书”,后打印盖公章,发送至邮箱dx@paperinsight.net。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