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团白棉纸:让非遗在文创里绽放新生命

发布日期:2023-11-01 14:30 作者:李斯琰 徐珊珊 陈龙 田晨星 来源:图|文 东方网

  在芒团手工白棉纸的制作过程中,加入花朵、树叶,晒干之后,低饱和色的花草嵌进米白色的棉纸当中,呈现出柔和高级的质感。艾影再将这样的纸,做成台灯、做成笔记本,做成扇子……有数百年历史的手工白棉纸,拥有了另一种新的生命力,也让艾影的芒团白棉纸文创产品,成为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临沧展区最特别的存在之一。

3.1.png

  “特别喜欢这种手工白棉纸台灯,灯光透过白棉纸打出来,很有文艺气息。”特意来文博会临沧展馆买白棉纸台灯的赵琳琳,已经是艾影的好几年的回头客了,这次她买下三盏台灯打算送朋友。

  “我身边好多朋友都喜欢这种别致的文创产品,既实用又非常彰显个性,感觉非遗文化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很接地气。”赵琳琳说。

  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也是艾影开发白棉纸产品的初衷。芒团造纸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艾影是掌握造纸技艺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从2006年开始,她跟着奶奶学习造纸,成为家族第十代传人。在傣族人的传统生活里,白棉纸大多用来抄写经书。尽管白绵纸质量上乘,因为用途少,所以市场行情并不好,而作为非遗的造纸技艺,因为工序繁琐,也很难让年轻人产生学习兴趣。

  “我就一直在想办法,怎么让白棉纸变成更日常的用品,拓宽销路,让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傣族手工白棉纸的传承之路。”

  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这一技艺?艾影一直在思索。

  有一天,艾影在菩提树下制作白棉纸,一阵风吹来,菩提树叶正好落在纸面上,艾影觉得很好看,便把菩提叶子放入了纸浆里,从此,艾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花草白棉纸被她陆续开发了出来,原本一两元一张的白棉纸,价格也提升了好几倍。

3.2.png

  艾影将自己的手工白棉纸产品注册为“傣影”品牌,将花草白棉纸开发成各种生活用品,笔记本、纸巾盒、台灯……

  产品达16个类别,带动芒团村63家农户加入了白棉纸文创这个新产业,同时也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种古老的手工造纸技艺。

3.3.png

3.4.png

  这几年,带着“傣影”产品代表临沧参加各种展示活动,已成为艾影推广手工造纸技艺的重要渠道。南博会、茶博会、文博会……今年参加的各种大型活动,让艾影收获了多个企业订单,让更多人了解了临沧非遗文化。文博会上,艾影还分别与大理木雕技艺、省博物馆顺利签约,一起合作设计开放新产品。“期待和更多的非遗产品结合,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让芒团造纸术走得更远,更广。”艾影说。

  在艾影这一代年轻传承人的努力下,非遗不再是传统的代名词,而是充满活力的新生。很多年轻人被这些惊艳的技艺圈粉,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发扬非遗,非遗文化和青年人开始双向奔赴。

 编辑:苏晶 校对:赵小铭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