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七月涨价函背后:试探性自救与需求端的无声对峙

发布日期:2025-07-07 22:24 来源:浆纸技术

  细观近三个月轨迹,市场如同经历一场情绪过山车。5月,中美会谈联合声明短暂提振市场信心,下游包装厂积极囤货,纸价大面积上涨。然而进入6月,市场迅速降温,供需矛盾再次浮出水面,纸价无奈回落。如今7月初的涨价函,已是纸厂在起伏不定市场中的再次试探。

  这波涨价的表象之下,行业复苏的根基其实远未牢固。多家纸企步调一致的小幅提价,更像是在成本压力与市场份额之间走钢丝——既需缓解原材料、能源等成本重负,又唯恐过激动作吓退尚未强劲复苏的下游需求。山鹰纸业证券部工作人员谨慎表示“具体销售数据需待半年报披露”,言语间透露对市场真实温度的不确定。

  值得玩味的是东莞金田纸业独自提价50元/吨,这细微差异撕开了“纸企同盟”的潜在缝隙。当终端消费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下游包装客户对涨价接受度有限时,个别企业稍显激进的提价策略,或许暗示其对市场份额的争夺焦虑。纸厂们表面坚挺的涨价宣言背后,实际是对失去客户的深层担忧。

  当下纸企集体推涨的勇气值得肯定,却更像一种在脆弱平衡中的试探性自救。市场真正需要的并非纸企单方面的价格宣言,而是终端需求端给出清晰有力的复苏信号。当涨价函不再引发下游恐慌性备货,反而成为行业常态时,造纸行业的复苏剧本显然漏写了关键一章。

  在终端需求尚未真正站稳脚跟之时,纸厂每一次涨价都是一场冒险。这30元涨幅背后,是纸企在成本与需求之间如履薄冰的生存智慧,也是行业复苏叙事中尚未翻过的一页现实困境。

 编辑:夏远 校对:江海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