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盛纸业(龙海)现有PM5、PM6、PM7、PM8和PM9共5条生产线,可年产高档包装纸板近300万吨。
日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福建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以800.735亿元的营收,位列榜单309位。
这家深耕再生资源行业22年的企业,背后站着一位从教师转型的创业者——陈秀芳。从2003年往返东莞收废纸起步,到带领企业成为覆盖13省、年营收超800亿元的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她用坚持与创新,在环保赛道上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福州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芳
从人民教师到废纸回收创业者
陈秀芳出生于连江县,她从小的梦想是能成为一名教师,凭借自身的好学和聪慧,先后就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圆梦教师职业,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
21世纪初,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作为制造业重镇的广东省东莞市,同时也带动了废纸行业的发展。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秀芳得知废纸还能挣钱时,她决定利用周末的时间,从东莞收购废纸,运回福州,卖给福州周边一些县区的造纸厂,赚取中间差价。
随着对东莞废纸市场的熟悉,她从“每月跑一次”增至“每月跑四次”,不仅积累了人脉与行业经验,更坚定了创业的想法。2004年,陈秀芳毅然辞去稳定的教师工作 “下海”,顶住身边的质疑声,创办首家废纸回收厂——桦源贸易有限公司。
此后,她的事业在广东快速扩张,陆续在东莞、中山、佛山、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设立27个废纸回收厂,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把握机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单一废纸回收无法适应市场竞争,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陈秀芳早早意识到企业发展的瓶颈。2017年,国家政策明确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绿色化、循环化、高值化”发展,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同步启动,这成为广源再生转型的关键契机。
“垃圾分类是绿色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短期看不到实效,但能惠及子孙后代。” 陈秀芳果断决定从垃圾回收切入,探索新赛道。
2018年,她主动对接福州马尾区罗星街道,设立垃圾分类屋试点,助力当地群众建立分类意识;2019年,广源再生在福州五城区建设100余座垃圾回收网点与绿色分拣中心,重点推广垃圾分类与回收,为“环卫系统 + 再生资源系统”的两网融合奠定基础,随后又将网点拓展至长乐、福清等地。截至目前,广源再生已在福建省建立千余座垃圾回收网点,形成覆盖城乡的回收网络。
与此同时,陈秀芳还推动业务向多元化延伸:2018年,与四川国企合作的餐厨垃圾回收加工项目在成都新都区落地(项目占地50亩,分两期建设);2019年,自主创建智能化绿色自动分拣中心,打通“前端回收—中端分选—末端加工”的闭环,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规模扩张:全产业链布局,成为行业标杆
在陈秀芳的带领下,广源再生的版图不断扩大。目前,企业已辐射国内13个省份,拥有66家分公司与分拣厂、4000余名员工,构建起以“生活垃圾环卫一体化、再生资源回收及加工、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环保科技”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广源再生与博思软件合作,搭建资源回收利用大数据可视化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发展模式;注重研发投入,累计获得18项专利技术,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还曾位列“国家再生资源百强企业前三名”。
2024年,企业以500余亿元营收跻身“2024中国企业500强”第485位,2025年再跃升至第309位,业绩增速亮眼。
如今的广源再生,不仅是再生资源行业的“标准制定者”,更通过精锐的垂直管理团队、覆盖全国的资源网络,持续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陈秀芳始终坚信:“做好可再生资源回收,实现更大社会价值,商业价值自然会随之而来。” 这一信条,成为她深耕行业20多年、带领企业突破竞争的核心动力。
陈秀芳用跨界勇气与前瞻视野,书写了属于女性创业者的绿色传奇。未来,随着环保产业的持续升温,广源再生或将在“两网融合”与全产业链布局下,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夏远 校对:江海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