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道工序!带你了解贞丰古法造纸

发布日期:2023-11-08 09:46 作者:袁艳 来源:图|文 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用树皮、破布、渔网等作为原材料造纸而成为造纸术的祖师爷,黔西南州贞丰县小屯镇龙井村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蔡伦式的造纸作坊和工序,始于清代咸丰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外界誉为东方文明古法造纸的“活化石”。当地的皮纸生产一度兴旺,产品应邀参加南京赛宝会并获得名次;1985年,小屯镇共有1000多人从事皮纸生产,年产皮纸200多吨,远销四川、云南和两广地区;1998年,小屯皮纸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美国、日本、法国等10多个国家。

  传统白棉纸的加工,工艺看似非常简单,但操作起来却极为复杂。有剥、泡、揉、打、拌等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制作主要是依靠帘子、架子、棕刷等工具,全部进行手工操作。

  白棉纸的加工原料主要是构皮(一种树皮)及仙人掌,辅料有石灰等。

  其制作基本工序为:先把有韧性的构皮在水中浸泡两三天,拟成3斤左右的一个,放于甑中蒸煮两天一夜,待褪去构皮黑壳,放清水里透一天一夜,捞起黑壳洗浪干净,将其漂白,用浆机粉碎成絮状,放入槽子里搅拌制成构皮浆。将仙人掌削皮,放池子中,木棍搅拌,使其胶汁溶解池中,反复搅拌均匀至稠状,做成仙人掌胶汁浆。

2.1(1).jpg

  淘浆 来源:贞丰融媒

  做纸桨。将仙人掌胶汁浆添加到已搅拌均匀的构皮浆中,再次搅拌约半小时,拌桨均匀后,产生的桨液呈乳白色,便是做纸页的原材料。

2.2(1).jpg

  刘世阳在抄纸 来源: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

  抄纸,即做纸页。用细竹帘在原料池中舀桨和摆动便移出,便做成纸。纸的厚度由舀桨时竹帘进入原料池的深度和原料浓度来控制,纸的质量要靠摆动次数来控制。原料浓且舀深了,纸页会变厚;原料浓度低且舀浅了,纸页会变薄。抄厚或薄了,纸质达不到要求。摆动的次数与纸页的均匀度、纸的柔韧性有相当的关系,摆动的次数多了,纸桨方向顺,纸容易撕裂,且耽误时间;摆动次数少了,页面很不均匀,容易出现漏孔现象。因此摆动次数要恰当。

2.3(1).jpg

  尤光伦在晒纸  来源: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

  晒纸。将抄好的纸分页贴墙或地面等平整壁面晾晒,晾晒时视纸页湿度而定可重叠。干燥后将纸页进行叠压,使纸页平顺。

2.4(1).jpg

  晒纸 来源:贞丰融媒

  分装。将经过叠压的纸张,以页数作为规格进行分装,便形成成品,即可出售。

  皮纸是传统手工纸中的杰出代表,具有绵韧、平整、润柔等特质。主要品种有书画纸、捆钞纸、黑夹纸、黄金纸等,是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纸工艺品的主要载体。除了具有纸张的一般功能外,皮纸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

  2006年5月,贞丰县小屯乡古法造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世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尤光伦等,皮纸制作技艺得到传承与发展。

 编辑:苏晶 校对:赵小铭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今日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